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业界动态 > 碳中和动态 > 正文

社会公益资本如何参与碳中和林建设?

媒体: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梅泥
2025/3/4 11:23:34

社会公益资本如何参与碳中和林建设?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在四川色达的“碳”索之路

“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实现路径有很多,林草碳汇交易是其中之一。然而森林经营项目具有长期性和高投入的特点,资金来源渠道有限,政府财政支持难以满足项目全面展开的需求,社会资本引入难度较大,资金缺口成为制约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积极搭建桥梁,探索创新公益项目抵消机制,助力企业通过参与碳中和项目履行社会责任,更为地方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支持选项。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然充乡德玛村,4500亩云杉傲然挺立。这是甘孜州首个社会资本参与的企业生态碳中和林项目,由顺丰公益基金会和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共同建设。如今,公益新机制与碳中和林一起茁壮成长。

政府:探索多类型林草碳汇项目

2022年6月,色达县被纳入省级林草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地区之一。

与此同时,碳汇基金会启动了省级层面的碳汇优先区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多维基础数据,评估了从省级到县级层面造林增汇、森林经营增汇的潜力和优先级,并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开始探索企业参与碳中和林建设的抵消实现机制。

2023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标志着暂停6年的CCER交易机制正式重启。

“CCER交易市场的重启,将进一步激发我国碳市场活力,为甘孜州的林业碳汇价值实现提供了路径和方法。通俗点说,我们的绿水青山又多了一条变成金山银山的路径。”甘孜州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说。

2022年3月,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激发市场主体绿色低碳投资活力。在这一政策背景下,省林草局积极协调推动“顺丰公益甘孜色达生态碳中和林项目”在四川落地生根,与碳汇基金会共同组织召开项目座谈会,并实地考察项目实施地。

甘孜州作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长江和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屏障,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目前,甘孜州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5.13%,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连续9年双增长。葱郁的植被让甘孜成为潜力巨大的超级碳库。

随着政策不断完善,作为试点县(市、区)中唯一的高原城市,色达迎来了新机遇。

企业:踊跃捐资参与探索抵消行动

2023年7月,由顺丰公益基金会捐赠2000万元的“顺丰公益甘孜色达生态碳中和林项目”成功落地。项目一期完成新造林4500亩,栽植云杉49万余株,项目建成平均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1237吨,20年预计可产生2.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汇量。

该项目成为甘孜州首个社会公益资金参与的碳汇造林项目,也是四川省目前国内资金量规模最大的企业碳中和林项目。目前,按照国内外碳交易规则,只有符合方法学的造林再造林、森林经营项目产生的二氧化碳净清除量才能进入交易或用于企业的碳中和抵消。企业可以通过投资或购买他人的清除量,抵消自身无法避免的碳排放,从而实现碳抵消直至碳中和的目标。

“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中和其碳排放,是顺丰集团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措施,也是支持色达县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色达县林草局局长降拥彭措说。

不久前,顺丰四川色达生态碳中和林项目第二期启动实施,新造林2300亩。北京中金公益基金会也携手碳汇基金会,启动了780亩的“中金四川色达公益生态碳中和林项目”,共栽植了8.6万棵青海云杉。

“一系列项目实施标志着色达县在生态建设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开创了引入社会公益资金的先河。”色达县副县长周勇说。

顺丰、中金都是各自行业中的头部企业,通过他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领域的建设项目,为四川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项目实施标志着未来将会有更多元的渠道参与生态建设。截至目前,碳汇基金会引入顺丰、中金等企业累计捐赠3300万元参与“企业碳中和林”建设,营造碳中和林7580亩,阶段性成效显著。顺丰色达一期项目固碳量预计将达到2.475万吨,二期固碳量预计将达到1.265万吨。中金色达项目固碳量预计将达4290吨。

碳汇基金会副秘书长侯远青表示:“社会公益资金参与碳中和林建设,将会在未来产生科学、真实、可信、可监测、可核证、可报告的实际抵消量,并可以有效推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当地绿色发展的多目标协同,这是基金会正在积极布局探索的碳汇抵消机制,是进一步推动企业采用碳汇用于其碳中和战略布局的积极、全新尝试。”

“这些头部企业伙伴已经从传统公益转变为战略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也更加深入。我们在帮助企业完成碳中和、生态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战略布局的同时,也实现了基金会的创新发展。”侯远青表示,下一步,希望帮助更多企业行动起来,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而共同努力。

公众:成为生态建设受益者

德玛村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