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综合资讯 > 正文

面对气候变化,动植物们都做了那些准备?

媒体:中国气象报社  作者:王若嘉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21/2/26 8:23:56

气候变化正使全球很多物种面临生存挑战

它们不得不通过“搬家”

即变换栖息地来适应全球变暖和降水格局变化

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已经引起鸟类空间分布范围的改变。

在全球变暖的进程中,鸟类为了维持原本的栖息环境、寻求更凉爽的生存地带,其分布区在纬度方向上正不断向地球两极移动,在海拔梯度上整体向更高处迁移。

对于无法“挪窝”的动物来说,改变“脾性”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一种办法。《自然·通讯》杂志之前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将多年来气候变化与物候和形态特征的可能变化联系起来,结果显示,动物通常会尽力通过自我调节来适应气候变化,比如调整冬眠、繁殖和迁徙时间等。只要适应得足够快,它们还是可以在气候发生变化时在自己的栖息地继续生活下去。

但研究人员指出,按照当前的气候变暖速度,即便是那些自我调节较快的动物,总体上来说适应速度还是赶不上气候变化的速度,适应能力不足以保证其生存。这项新研究主要针对鸟类,而且是大山雀、喜鹊等常见且能较好应对气候变化的物种。研究人员预计,一些稀有或濒危物种的生存前景更加堪忧。

气候变化对植物也有较大影响。由于全球变暖,植物生长季延长,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的组成也会发生改变。例如,在北极,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和偏高的气温会加速风化分解作用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加速北极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过程。

此外,气候变化与土壤微生物种类的多少关系密切。土壤微生物数量大、种类多,1克土壤中有多达几亿到几百亿个微生物。虽然从个体的角度看,它们极其微小,却能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并且降解和转化污染物。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某些区域朝着气温更高、更干燥的方向发展,该区域的植被或将变得更加易燃。干燥气候和气温升高是森林火灾的罪魁祸首之一,可对森林中的植物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阅读 305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