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世界科学》发表了多篇气候变化主题的文章,还刊载了美国科学文化杂志《鹦鹉螺》对美国科幻小说大家金 · 斯坦利 · 罗宾逊的访谈,因为其2020年10月问世的最新长篇小说《未来部》也是探讨气候变化危机的。
在这篇小说中,未来部是联合国于公元2025年组建的机构,旨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无独有偶,我国果壳网联合创始人、曾任新华社高级记者的姬少亭女士若干年前创办了“未来事务管理局”,这是一个以“未来”为核心的科技文化品牌,专注于科幻文化的推广和科幻原创内容的创造。笔者应科幻作家和科幻研究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现为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的邀请,于2014年5月10日参加了“未来事务管理局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的主题是科幻未来主义宣言。有趣的是,美国人在科幻作品中“成立”了“未来部”,而中国人成立了“未来事务管理局”来推动科幻创作。不管怎么说,科幻与未来展望这二者是如影随形的关系呀!
美国文化人非常注意通过文学手段来唤醒世人对气候变化危机的警觉,罗宾逊创作的《未来部》并非这方面的孤例。比如,2020年4月,美国企鹅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文学批评家和作家约翰 · 弗里曼(John Freeman)编著的《双星球记:一个分裂世界上的气候变化和不平等故事》(Tales of Two Planets:Stori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equality in a Divided World)。该书的主标题模仿英国大作家狄更斯的《双城记》,意思是由于种种不平等,我们这个星球其实已经分裂为贫富两个世界了,而气候变化对穷人的打击将更为沉重。该书编入了世界各地(包括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作家写的气候变化和不平等主题的近40篇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报告文学。在这方面,中国文学界不妨向美国同行学习。
我们老百姓阅读文艺作品,多半是为了愉悦身心。但是,阅读气候变化题材的文艺作品(包括科幻小说),却有着自我教育的作用,有助于使我们成为更有素质、更具责任感的公民。
全球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但是,气候变化的主因是人类活动还是大自然的演变?气候变化到底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目前采取的减排行动能否减缓气候变化的冲击?对这些问题,科技界尚未取得共识。不过,国际社会(包括主流科学家)的主张是采取预警原则(即尽管存在着科学结论上的不确定性,但政府有权在风险明朗之前就采取必要的防范行动),宁愿承担发生伪阳性错误(如:气候变化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气候变化的主因不是人类活动;即使加强减排,气候也恢复不到我们期望的水平,等等)的风险。因为,若等到科技界对前述问题有了共识性的答案再采取行动,可能为时已晚。做个简单的类比,如果所有机构、所有家庭都注意防火,今后十年八载大概率不会发生火灾,那么培训、供养消防队员和购置、维护消防设备的经费是不是白花了呢?显然,宁愿养着消防队而永远没有火灾,也不能一旦起火了束手无策。
气候变化不是像火山爆发、地震、海啸这样的突发灾难,它是一个缓变过程,但是,它可能给全人类带来我们尚不知如何应对的灾难性后果,不得不严加防范。应对气候变化危机是一项史无前例的、无比严峻的大挑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产业界、科技界、文化界、普通消费者等各自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对于我们消费者,若能做到低碳生活,厉行节约,就不仅能为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难以估计的贡献,而且也有利于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