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一年大风刮200天!在这里,气候如何锻造“金饭碗”?

媒体:澎湃新闻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2/7/26 9:59:19

近日,在我国风力资源富集的新疆哈密市十三间房风区,8台32层居民楼高的6.25兆瓦风力发电机并网投运。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介绍,这些风机是目前新疆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标志着新疆开启陆上风机大容量时代!

新疆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这些清洁能源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但风力、光伏发电也极易受到天气影响,在站点选址和日常生产中,都离不开气象决策参谋。

近日,中国气象报记者走进新疆多地,挖掘清洁能源开发背后的气象故事。图为新疆十三间房220千伏国投东沟风电汇集站全景图 图/中新网

新疆,有著名的“九大风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号称“百里风区”的哈密市十三间房。据悉,古时在此设驿站,筑有十三间驿房,供行人打尖休憩,避风待行,故名“十三间房”。因为这里大风日数多,民间戏称“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新疆哈密十三间房风电场一期5万千瓦风电机组全景图 图/中新网

“百里风区”距哈密市220公里,北起鄯善县小草湖、东至哈密市,面积16930平方公里。位于天山山脉南缘,北、东、西面均为山脉和山丘,中间是喇叭状的谷地戈壁,谷口向南,地势北高南低。

由于天山山脉的横亘,冷空气会被挡住去路。但是天山上,偏偏有一个小小的缺口,那就是十三间房附近的七角井。此处便成为准格尔盆地气流从天山突围的峡口地带,冷空气几乎是从地势低的七角井喷涌而出!气流在此产生很强烈的“狭管效应”,从红旗坎到了墩方圆100多千米的地方,形成了全国有名的“百里风区”。这里年平均8级以上大风天气超过205天,历史极大风速达50.8米/秒。十三间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年平均气温12.6℃,年平均降水量仅有20.6毫米,相对湿度稳定,年雷暴日数仅3.3天。风区周边是浩瀚的戈壁,称得上是荒无人烟。但多风、少雨,对于风电开发来说,恰恰是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晚上,远看旋转的风机群

2019年,新疆气象服务中心接到任务,为新疆单机容量最大的风机选址。新疆气象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刘大锋告诉记者:

接到任务那一刻起,‘百里风区’这个地方,就和我们结了缘。当时,我和5名气象专家,一起深入风区,我们从采集最基本的气象数据开始,一步步地为风机选定了一个合适的‘家’。

”不过,百里风区虽适宜发展风电,在这儿生活却有诸多不便。气象专家需要忍耐极度的干燥、风大、缺水、荒凉……经过艰苦的实地考察,专家提出《可行性报告》,从当地基本情况、气候特征、影响项目的气象因子等十个方面,分析了风电项目在“百里风区”建设的可行性。这份报告受到服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选址完成后,气象专家们仍不免担心。当地气候虽然干燥少雨,但每年还有120天左右的结冰期;雷暴虽少,但每年仍有发生;大风、沙尘的损耗也能影响到风机的运行......

反复商讨多次后,有人站了出来!他们就是十三间房气象站的工作者们。没错,为了保障经济建设,气象工作者选择在这里坚守!2022年春节,十三间房气象站职工难得团圆,大家合影留念,结束后又赶紧收起福字,生怕被大风吹走

十三间房气象站,就位于“百里风区”。气象站周边荒无人烟,最近的邻居是3公里外的国家电网十三间房变电站。不过,小站虽小,服务对象可都是“大客户”。得益于独特的风力资源,这里有许多风电项目。十三间房气象站

驻扎在这里的气象人,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对风机项目提供气象保障。为了满足项目需要,当地气象部门每日为项目方提供气象多要素监测数据、每月提供天气分析产品,遇到极端天气和重大天气过程,还会第一时间提供专项服务,精心呵护这些为电力服务的“大个子”们。2022年1月8日,哈密新粤能源有限公司十三间房一期5万千瓦风电项目的首台5兆瓦风电机组,终于抓住无风的窗口期完成吊装。项目现场吊装负责人王晗说:“每月风期大概有十几天,吊装1台风机要用三四天时间,算上风期转场时间,吊装1台风机就要用7天,如果风速超过8米/秒,就要停止作业。” 王晗认为,完成吊装气象站功不可没。在十三间房百里风区,工作人员正在对90多米高的5兆瓦风电机组进行调测安装 图/哈密市融媒体中心

从今年起,哈密十三间房风区陆续有14个风电开发项目。仅看哈密新粤能源有限公司十三间房一期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1.18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燃煤电厂相比,可节约标准煤4.1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23吨、二氧化碳排放量10.1万吨。

这些风电项目可带来客观经济收益,也为新疆经济发展提供了又一崭新的“金饭碗”!在十三间房风区,新建成的5兆瓦风机完成吊装 图/哈密日报

不仅仅在十三间房!得益于独特的气候禀赋,新疆风能资源总储量达89亿千瓦,约占全国的20.4%,是全国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除了风能,这里的太阳能资源也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新疆光照充足,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均值5800兆焦/平方米,居全国第二位,具备发展光伏应用的先天优势。此外,新疆地域辽阔,荒漠、戈壁等土地资源多,适合大规模铺设光伏组件。

近年来,新疆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资源,不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推动能源利用绿色转型提速。这里,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推进建设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图为哈密高新区石城子光伏产业园,正在运行的哈密弗光聚光光伏电站 图/刘亚辉

在实际服务中,新疆气象部门不断深挖专业气象服务市场需求,发挥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援疆优势,加速完善新能源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仅新疆气象服务中心服务的新能源项目就有60余个。

据新疆电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新疆电网总装机容量达到11000.99万千瓦,新能源总装机容量3752.2万千瓦,占新疆电网装机总量的34.1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2460万千瓦、光伏装机容量1292.2万千瓦。这为促进风电、光伏发电实现大规模、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打牢基础。

在沙漠戈壁清洁能源产业

展现出勃勃生机聚焦能源保障以及服务实现“双碳”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

气象人无惧大漠艰险

不怕戈壁荒凉

只为把最贴心的服务

书写在快速转动的风车之下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编辑:张娟

作者:玉素甫·吐尔公、刘大锋、张照龙(十三间房气象站王睿 对本文有贡献)

参考资料:新华网 人民资讯 央视网 中新网 哈密日报等

阅读 170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