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国际动态 > 正文

聚焦气候变化 中欧青年共话可持续发展

媒体:中国新闻网  作者:梁钦卿 杨诗涵
专业号:林森
2023/2/27 9:34:15

24日晚,“陆海之约·青春与城市·中欧青年对话”活动在重庆举行。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重庆2月25日电 24日晚,“陆海之约·青春与城市·中欧青年对话”活动在重庆以“线上+线下”的方式举行,40余名来自中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的青年和专家学者聚焦气候变化,共话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面临诸多挑战,极端天气在各地上演。意大利罗马国际大学硕士研究生万心介绍,在德国,去年夏天莱茵河水位急剧下降、河床裸露,严重阻碍了贸易发展。

面对日益频繁而严峻的气候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课题。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四川外国语大学讲师郑瑞珺表示,在当前社会,太阳能、风能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支持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正在被推广运用,许多国家在成功减排的同时,也维持了经济稳定增长。

针对这一点,重庆大学学生方星举例称,该校“油橪而生”研究团队研发出低碳环保且安全可靠的植物绝缘油来替代矿物油,从而推动了变压器技术绿色、高效发展。身在重庆,她见证了这座传统的工业城市在钢铁、建材行业的绿色转型,感受到重庆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24日晚,“陆海之约·青春与城市·中欧青年对话”活动在重庆举行。 活动主办方供图

为应对气候变化,意大利也做出了努力。意大利罗马第三大学研究生雅客表示,目前,意大利已将气候变化设为学生必修课,以便让未来的民众做好应对气候紧急情况的准备。

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学生胡亚悰相信,青年的力量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说,重庆大学绿色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为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号召而组织的学校“地球一小时”。“通过学生和志愿者的日常努力和志愿工作,我们可以把减少碳足迹付诸行动,鼓励更多的人加入我们的行列。”(完)

阅读 725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