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社会公众更加重视个人卫生,关注身边的卫生环境,正视公共卫生环境中的短板与不足,进而促进公众环境意识的提升。
良好的环境是健康的保障。影响健康的环境因素不仅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方面的,也有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方面的。传统环境与健康问题,往往同贫困和发展不足、基本生活资源短缺有关;现代环境与健康问题,往往同忽视可持续发展、不注重环境保护有关。
公共卫生环境治理是通向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所提出的2022年和2030年环境改善目标,包括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明显改善并持续改善;大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点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等。实现上述目标,需要全社会开展一场健康环境促进行动。
政府应承担起相应责任。从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到加大饮用水工程设施投入、管理和维护,保障饮用水安全。从加强城市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固体废弃物回收设施投入,加强废弃物分类处置管理,到建立环境与健康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控制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等。
在社会层面上,社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设施完备、整洁有序、美丽宜居、安全和谐的社区健康环境。比如,建立固定的健康宣传栏、橱窗等健康教育窗口,设立社区健康自助检测点等,鼓励引导志愿者参与,指导社区居民形成健康生活方式;企业要主动提升环保意识,合理确定环境保护指标目标,建立环保监测制度,并且管理维护好污染治理装置,污染物排放必须符合环保标准。涉及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销售、使用、废弃物的处置等,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危险化学品全过程管理。
具体到每个人,一方面要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比如,及时主动开展家庭环境卫生清理,积极实施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将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主动投放到相应的回收地点及设施中,减少污染物扩散及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优先选择绿色产品,尽量购买耐用品,少购买使用塑料袋、一次性发泡塑料饭盒、塑料管等易造成环境污染的用品,少购买使用过度包装产品,不跟风购买更新换代快的电子产品,外出自带购物袋、水杯等;及时关闭电器电源,减少待机耗电;坚持低碳出行,优先采用步行、骑行或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行为和生活方式占60%。有人说,建设健康中国,既要靠医疗卫生服务的“小处方”,更要靠社会整体联动的“大处方”。同理,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也要靠众人之共识、众人之治理。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