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综合资讯 > 正文

人类面临巨大威胁: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传染病的传播模式

媒体:凤凰WEEKLY  作者:西班牙《世界报》网站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21/1/25 8:35:08

一段时间以来,气候变化的影响被视为遥远且不确切的威胁。然而,气温升高、极端天气现象以及海平面升高正使其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上周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将加剧野生动物中传染病的暴发。

美国《科学》周刊当周发表的一项研究对气候变化与野生动物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该研究指出,适应寒带和温带栖息地的物种遭遇这类疾病暴发的风险升高。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研究论文主要作者杰雷米·科恩说:“一般来说,适应低温环境的物种——普遍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带——因寒冬来临而免受寄生物种入侵。但冬季正变得越来越温暖,持续时间也越来越短。”

具体而言,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受影响最为严重,其次是欧洲和美国最北部的州。生活在炎热气候下的物种患病风险可能稍有下降。科恩说:“总体来看,生活在炎热地带——热带、亚热带或低海拔地区的物种将继续面临更高的寄生风险,但我们已经证实,气候变化几乎不可能加剧这种风险,甚至可能略微降低这种风险。”

近几十年间,有生物学家提出假说认为,与宿主相比,病原体对异常气温的耐受度更高。因此,气候变化对宿主的影响将大于对感染宿主的病原体的影响。由科恩牵头的这项研究通过分析一系列数据对这种假说进行了验证。这些数据描述了全球各地7346个动物种群的病原体出现的情况,还包含每个地方的气象和气候情况。科学家说,“无论就陆地生态系统还是淡水生态系统而言”,研究中的数据模型都支撑了这种假说。此外,这种现象在冷血动物中尤为明显。

其他研究显示,气候变化正在改变传染病的传播模式,这给人类和生物多样性都带来了风险。英国《柳叶刀》周刊201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将这些传染病视为全球变暖对公共健康造成的主要威胁之一。早在2005年,西班牙环境部就在一份文件中预测,适应气温更低、更干燥环境的病原体和亚热带中间宿主将进入西班牙。该文件作者说:“这些易导致西班牙发病率升高的存在中间宿主的疾病中,有些是通过蚊子(比如登革热和疟疾)或虱子(比如脑炎)传播的。”

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实了自然平衡的脆弱性。人畜共患疾病已成为全世界的最新担忧。“虽然我们尚未具体研究人类疾病的数据,但野生动物疾病对公共健康来说已经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感染人类的病原体大部分源于野生动物。”科恩还列举了艾滋病病毒、埃博拉病毒等例子说,“我们的结论表明,在人类和其他自然物种之间传播的疾病,可能会在北半球纬度更高的温带地区开始变得更普遍。”

阅读 211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