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综合资讯 > 正文

日本有望实现低成本制氢 可再生能源成效显著

媒体:科技日报  作者:陈超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20/2/5 9:07:29

2019年,日本物质材料研究机构(NIMS)与东京大学和广岛大学合作,对光伏发电和蓄电池的制氢系统进行了技术经济效益评估,确认了具备国际价格竞争力的低成本制氢所需的技术水平,在使可再生能源成为主力电源的技术开发中,此次的成果可作为重要指南。研究小组设计了根据光伏发电量,调整蓄电池的充放电量和水电解制氢量的综合系统,评估了其技术经济效益,通过综合考虑将来的技术改良,并全面调查蓄电池和水电解装置的容量等,确定了低成本制氢所需的技术水平。通过开发2030年前后完全可能研制出实用化的、放电较慢但成本低廉的蓄电池,日本有望实现每立方米为17—27日元(约1.04—1.64元人民币)的制氢成本。

日本九州市立大学的研究小组开发出温室环境下利用低能量可见光,只需一个步骤即可实现从甲烷(CH4)转换为乙烷(C2H6)和氢气(H2)的新型光电化学反应过程。通过施加电场,光激发电子和空穴的再结合被抑制,与传统的光催化反应方法相比,量子效率大幅度提高,首次实现了室温下使用可见光能源制造氢气。

日本中部大学开发出了用于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SOFC)电极的新型空气极材料,SOFC作为家用燃料电池系统“ENE-FARM”正逐渐普及,工作温度约为750℃。随着工作温度降低,启动性也得到提高,所以移动体也可以使用,可考虑应用于飞机的辅助电源(APU)和EV的增程发动机。

日本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与东京大学和信州大学等合作,首次开发出了利用可见光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酸性硫化物光催化剂。此次开发的催化剂为微颗粒状将来制作大面积光催化剂片材时,方便应用喷涂法等简单工艺。如果能将酸性硫化物半导体材料作为光催化剂用于水分解反应,就有望实现低成本的制氢工艺。

 

阅读 45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