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国内动态 > 正文

大兴安岭探索生态补偿新路径 将森林碳汇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媒体:黑龙江日报  作者:闫捍江 刘大泳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17/8/29 6:47:07

黑龙江日报8月26日讯 盛夏时节,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大兴安岭茫茫林海中,活跃着一些林业森调人员,他们从南到北开展更新造林、森林经营的面积、树种、株数、林龄、树高、胸径等相关林分因子的森林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为林区发展碳汇产业项目建设提供精准数据。

抓机遇探索新路径

自国有林区全面停伐后,大兴安岭地区抓住国家正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的机遇,积极开发森林碳汇项目,探索生态补偿新路径,科学有序开发,努力将森林碳汇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过去靠木头卖钱到林业碳汇交易换钱,林业碳汇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地区碳汇管理部主任刘继明告诉记者,为准确掌握底数,2016年全区各地相继成立了林业碳汇本底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普查方案。调查数据显示,全区2005~2016年更新造林总面积达35万公顷,森林抚育130万公顷,这将为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经监测计量,大兴安岭地区目前森林年碳储量达1500万吨,发展林业碳汇产业前景十分可观。

“目前经过试点探索和实践,我们实施的林业碳汇管理和推进项目建设均取得了较好成绩,走在了全国林业系统的前列。截至今年3月末,在全国已审定公示的98个林业碳汇项目中大兴安岭占有4个项目,在已备案的12个林业碳汇项目中,大兴安岭也占有2个。已备案的项目可以说上市交易指日可待,届时大兴安岭就可以把无形无价的森林生态资源变成有形有价的‘生态产品’,实现碳汇经济效益反哺林业生态建设,促进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刘继明说。

项目开发试点先行

作为大兴安岭地区探索碳汇产业发展“第一个吃螃蟹的”,图强林业局将符合要求的火烧区人工更新造林申请自愿减排项目进行开发,项目再造林总规模为74499公顷。为尽快入门,适应项目开发的需要,图强林业局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赴北京、深圳、香港等地取经学习,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前来培训,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流程的难关。经过近3年的艰苦努力和大胆实践,去年5月12日,图强林业局碳汇造林项目获得国家发改委备案。同年10月20日,他们的碳汇造林项目监测报告又在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备案公示。10月下旬碳汇造林项目完成了DOE碳量核证的外业工作,今年3月DOE完成了碳量核证报告,可以说目前项目距离上市交易只有一步之遥。

值得一提的是,图强林业局在获得国家发改委碳汇造林项目备案通知书后,以40万吨碳汇量为质押授信,从农村商业银行获得全国首单林业碳汇质押贷款1000万元,开创了全国林业碳汇金融产品创新的先河。

“这笔贷款资金主要用于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下经济及旅游业发展,此事件被评为2016年中国绿色碳汇十大事件之一,碳汇质押贷款的发放,不仅拓宽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融资渠道,而且为我们发展林业碳汇产业注入了信心和动力。”刘继明说。

试点的成功,为林业碳汇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随后大兴安岭地区精心谋划,整体推进,在十八站林业局、松岭林业局和西林吉林业局实施了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工作,目前十八站林业局碳汇项目已完成国家备案,松岭和西林吉林业局碳汇项目已在中国自愿减排公共信息平台公示,正在走审定程序。加格达奇、新林和阿木尔林业局森林经营项目PDD设计已开始编写,其他县区局也全面启动了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工作。

科技引领加快转型

为加强科技支撑,在探索提升碳汇林业科技水平、提高碳汇林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大兴安岭积极着手引进国内外林业建设和管理先进技术,加强碳汇林业的科技支撑。

2015年大兴安岭地委将森林碳汇业确定为林区六大产业之一,地委、行署就林业碳汇工作专门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以2017年国家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为契机,抢占林业碳汇产业发展先机,加快推进各县区局林业碳汇项目开发建设进程,尽快实现林业碳汇经济效益,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增添强劲的动力。”

2016年下半年,为推进碳汇产业发展,地委、行署相继召开林业碳汇产业专题座谈会和产业推进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区局加快林业碳汇项目建设步伐,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了林业碳汇产业健康发展。

作为大兴安岭碳汇产业发展部门主管,刘继明对这项产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说,大兴安岭具有坚实的产业发展基础优势,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后,大兴安岭森林经营步伐不断加快,截至2016年末,累计完成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和森林抚育面积160多万公顷,到“十三五”期末,森林经营总面积将达到300多万公顷。应该说作为国有林区,大兴安岭地区在森林经营、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综合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林区实现林业碳汇经济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阅读 2309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