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宣布,美将退出《巴黎协定》并立即停止执行协定的所有减排标准,在全球引发轩然大波。中国证券网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其就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以及后续影响进行了分析。
2016年10月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宣布,占全球总排放量56%以上的72个缔约方批准了《巴黎协定》,协定已经跨过生效门槛,已于2016年11月4日正式生效。
黄晓勇告诉记者,美国此次宣布退出《巴黎协定》,虽不会影响该文件的生效,但是随着美国正式退出,占全球碳排放总量近20%的美国将不再遵照该协定,该协定的效果无疑会打折扣。这种影响不仅在于协定产生效力的空间范围缩小,而且这种不良的示范效应或将波及其他国家,使其他国家遵守协定和减排的动力有所减弱。
“美国的举动是否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事情。应该说,其他国家落实《巴黎协定》,既是自身减排的内在动力使然,也是国际压力和各国间博弈的结果。美国退出该协定,必将使其他国家遵守该协定的约束有所减弱。”黄晓勇认为。
《巴黎协定》鼓励成员国制定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促进可再生能源投资,实现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大幅提高,并提出在中期逐步淘汰鼓励浪费型消费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以此推动碳减排、阻止全球气候变暖。黄晓勇认为,如果该协定不能得到有效实施,这意味对化石能源消费的约束减弱。对整个能源消费结构而言,将对化石能源行业形成一定利好,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一定的不利,从而延缓整个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的进程。而从国际手段来看,由于缺乏国家间的执法组织,事实上促进全球能源转型的国际手段并不多。除了政府间达成的《巴黎协定》外,各国间还是可以通过一些市场化的机制来促进能源转型,比如全球的碳减排交易,以及发达国家新能源技术的扩散等。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会对全球减排产生影响,但对中国应该不会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黄晓勇表示,中国在《巴黎协定》框架下,已经提出了四大目标:第一,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下降60%到65%。第二,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第三,到2030年左右,中国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到峰值。第四,增加森林蓄积量和增加碳汇,到2030年中国的森林蓄积量要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在这样高的目标下,中国不大可能因为美国的退出而承担更大的减排责任。无论从现实可能性看,还是从道义上看,中国不大可能为美国的不负责任埋单。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