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国际动态 > 正文

文化遗产也是气候变化科学的重要资源

媒体:澎湃新闻  作者:内详
专业号:林森
2023/4/11 8:58:04

维多利亚大学的考古学家Dulma Karunarathna在斯里兰卡的村庄采访了许多人,他们信仰不同的宗教,说着不同的语言,但都跟她讲述了长叶马府油树(Madhuca longifolia)的故事——当地人称之为“Mee树”。

图源:Useful Tropical Plants Database

Mee树的根能够平衡水位,并与稻田共享地下养分。它的花、种子和树干可以用来治疗皮肤表面的伤口,树叶可以为农民的看守小屋提供遮挡,晚上可以躲避野兽,却又不妨碍他们在田间对歌。但最重要的是,Mee树的花蜜能够吸引蝙蝠,使蝙蝠的粪便堆积在稻田里。对于当地人来说,Mee树为他们提供了氮合成肥料的廉价替代品或补充剂,继而提高了他们抵御灾难的能力。因此,Mee树常常被称作肥料树。

Karunarathna的许多受访者都是老年人,并且普遍患有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某些研究人员认为这与当地饮用水中的农业化学品和重金属超标有关。

Karunarathna的工作强调传统的生态学知识,使气候科学家们发表的越来越多的相关内容具象化。土著人民和当地社区(IPLCs)受益于传承了数百年的知识,与土地密切合作,与环境频繁互动,所采取的方式体现出创新,且其采用的生态工具有利于气候复原和减缓举措。然而,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这些代代相传的观念正在遭受威胁。

去年年底,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发起的国际文化、遗产和气候变化联合发起会议(International Co-Sponsored Meeting on Culture, Heritage and Climate Change)发布的四份报告,强调文化和遗产在理解气候变化的成因和影响以及设计对策(比如低碳的气候适应性途径)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此之前,IPCC刚刚在2022年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其中强调了土著和当地知识在克服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性。

来自哥斯达黎加的土著领袖Levi Sucre认为,当务之急是将土著人民的知识纳入气候政策。但他发现,目前这一点很难做到,而且几乎没有任何政策融入了土著知识。“我们也是气候变化的受害者。我们的生计受到了影响。我们的粮食系统受到了影响。”

这项研究于2015年首次提出,借鉴了IPLCs代表以及气候科学和遗产领域专家的观点。他们写道,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调查,也鲜少在本地进行探索,然而,古老和现代的可持续做法都处于风险之中。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如果不承认和支持IPLCs在保护其土地方面的作用,就不可能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特别是在某些地区,IPLSs的土地往往是重要的碳汇。在亚马孙地区,2001年至2021年间,土著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大约减少了3.4亿吨二氧化碳,相当于英国化石燃料一年的排放量。

这几份报告指出,在繁荣发展并且适应了当地天气和生态系统的社区内,存在能够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替代方案和办法,涉及粮食系统、森林保护、建筑和自然资源管理等各个方面。他们希望扩大这项研究,让更多身份不同的人坐到气候问题的会议桌前,保护文化遗产,并将文化遗产用作开展气候行动的工具。

一个联合国组织也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解决文化保护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正在编写保护遗传传统知识和文化表现形式的文书,并且希望到2024年形成一份条约。

参考资料:

https://news.mongabay.com/2023/03/cultural-heritage-is-an-essential-resource-for-climate-change-science-reports-say/

中国绿发会讯

文 | Victoria

审 | 赵岩

编 | Victoria

此文来源于“海洋与湿地”(OceanWetlands)微信公众号

阅读 1290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