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国际动态 > 正文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 农林大教授介绍竹林碳汇新成果

媒体:浙江新闻  作者:陈胜伟 尧甜 马悦
专业号:碳汇资讯
2018/12/26 6:44:57

12月2日至14日,第二十四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UNFCCC COP24)在波兰的卡托维兹举办。国内著名碳汇研究专家、浙江农林大学周国模教授应邀出席大会并结合最新研究成果作学术报告,这也是他第九9次应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发表学术报告。

当地时间12月4日,在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支持和指导下,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欧洲环境协会等机构在“中国角”举办了主题为“多重效益碳汇交易促进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中国角边会,周国模应邀就“竹林碳汇与竹产品碳足迹计量的创新”做主题发言。

周国模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阐述了竹林在世界范围内的分布以及生物碳储量,结合调查案例和技术分析,介绍了伐后竹材生产过程中碳转移、碳排放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国家水平的竹材产品碳储量。他指出,就竹材产品加工过程储存的碳与释放的碳之差值看,竹材产品是一种低碳产品,有些是一种零碳排放的产品,甚而为储碳产品。

目前,周国模率领的团队在竹林碳汇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系列研究成果为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而有成效的贡献。该团队2012年起在南美、非洲等地区介绍竹林碳汇研究成果与技术推广,为非洲有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栖息地恢复、精准脱贫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效益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持,为非洲国家竹产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来自波兰、美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法国、俄罗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名代表出席中国角首场边会。来自新华社、央视、中国日报、中国新闻社、环球时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12月7日晚的新闻联播也进行了报道。

据介绍,周国模教授是我国最早从事森林碳汇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之一,是国内外碳汇研究领域尤其是竹林碳汇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周国模团队曾实施全球首个毛竹林碳汇项目,首次开发出2项国家竹林碳汇项目方法学,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成为我国竹林碳汇项目计量监测的方法标准,实现了竹林碳汇的中国核证减排(CCER)交易。先后多次获得国家97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各类科研资助,相关研究成果多次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阅读 693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