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气候变化(作废) > 国际动态 > 正文

英媒:随着气候变暖,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或因冰川融化引发

媒体:极目新闻  作者:孙喆
专业号:林森
2022/10/20 9:48:22

据《卫报》10月19日报道,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会刊B辑》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下一场全球大流行病可能埋藏在融化的冰川之中。

相关报道截图(图片来源 《卫报》)

渥太华大学的研究人员斯特凡·阿里斯-布罗索和她的同事在北极最大的淡水湖哈森湖进行取样,通过对收获的土壤和沉积物样本研究发现,随着气候变化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埋藏在冰川和冻土层中的病毒和细菌可能会“苏醒”过来,从而使当地的野生动物感染病毒。

“特别是随着全球变暖,这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正在向两极扩展。”研究人员说。

2014年,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在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之下冰封万年的病毒,这种病毒属于大型病毒种类。科学家们表示,该病毒具有传染性,可以传染给变形虫但对人类没有危害。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担心,随着全球变暖和北极地区的工业发展,会导致冻土消融,从而使一些对人类有危险的病毒复活。

2016年,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曾暴发炭疽感染,导致一名儿童死亡,另有数十人入院治疗。据了解,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是西伯利亚地区那年异常炎热,导致先前封锁在冻土下的驯鹿尸体暴露了出来。值得注意的是,这只驯鹿生前曾感染炭疽,而由于温度升高,此前被埋藏在冻土下的炭疽杆菌最终被释放出来。

公开资料显示,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皮肤接触、吸入炭疽杆菌和食用患病动物三种途径传播,治疗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

据报道,在这项最新的研究中,斯特凡和她的团队对相关样本进行了DNA和RNA测序,以鉴定其是否为人类已知的病毒,以及和潜在的植物、真菌或动物宿主之间的联系。

但在斯特凡团队发现的病毒中,有多少是以前未知的,他们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数字。而且,他们也没有评估这些病毒是否会引发感染。报道称,该团队计划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重点研究这两项内容。

与此同时,斯特凡团队也表示,预测出风险和预测会造成大流行病是两码事,“只要病毒和它们的‘中间宿主’不同时存在于环境中,出现(大流行病)的可能性或许就会保持在较低水平。”

“我们唯一能确信的是,随着气温上升,这种特殊环境中(病毒)暴露的风险正在增加,但这会导致流行病吗?我们完全不知道。”斯特凡说。

 

 

阅读 1441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