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成立的中国首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会议观察员组织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成员单位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4A级基金会
  • 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8号
  • 8610 84239412
  • thjj@thjj.org
首页 > > 心得经验 > 正文

西气东输能源大动脉 年减排二氧化碳2亿吨

媒体: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专业号:米糊
2012/10/11 9:02:06
盘点过去十年我国的重点工程,无论从投资规模、地域跨度,还是惠及人口,西气东输工程都堪称之最。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不仅是过去十年中投资最大的能源工程,而且是投资最大的基础建设工程;一、二线工程干支线加上境外管线,长度达到15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穿越的地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陕西、河南、湖北、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

“西气东输作为一项伟大工程,现在展现给世人的还仅仅是开始,未来三线、四线、五线工程建成后,我们将能完整地看到横贯祖国大江南北的这一能源大动脉的全貌,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西气东输工程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留给后人的一笔伟大的遗产。”国家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激动地说。

天然气成为生活必需品始于西气东输,以一、二线工程输送的天然气量计算,每年可以减少燃煤1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

蒋洁敏说,他不久前去陕京三线调研,“感到责任重大。过去中石油保障的是油,现在保障的是油气。和油不同,天然气如今已经是老百姓最重要的民生资源,一刻都停不得。而天然气成为老百姓生活必需品,就是始于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这个词最早提出于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主要是为了配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真正科学地规划出一线二线,是最近十年的事情。

一线工程开工于2002年,竣工于2004年。二线工程开工于2009年,今年年底将修到香港,实现全线竣工。

“这些年,大家经常会听到气荒之说,每年到冬季,各地的天然气就会紧张。但是,在十年前一线工程建设时,你知道我们面临的两大压力是什么吗?一是资源,二是市场。资源今天很好理解,中国总体是缺油少气,所以建了管线,我们有没有那么多气可供?而市场,现在动不动就闹气荒的今天看来简直就不是问题,但在十年前,这个压力甚至超过资源的压力。”

蒋洁敏继续对记者解释说:“因为天然气非常特殊,由于不好储存,因此要求采输供一次完成。如果没有终端用户,整个工程就会有大问题。其实我国使用天然气历史很早,在北京用上天然气之前,四川已经开始使用。但是由于不普及,对天然气这一清洁高效方便的优质能源,大家认识不足。因此,在一线工程建设时期,沿线的几个省,对到底能消纳多少天然气心里没底。和后来二线工程建设时大家积极争取供气指标的情况不同,当时大家要天然气的积极性并不高。”

蒋洁敏说:“单从民生角度,西气东输应该是过去十年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因为,在一、二线工程建成后,只有云南、福建、澳门和台湾没有用上天然气,仅一、二线工程沿线,就有4亿人用上了从西部和境外送来的天然气,很少有工程能够让如此多的国民受益。”

天然气进入千家万户不仅让老百姓免去了烧煤、烧柴和换煤气罐的麻烦,而且对改善环境质量意义重大。仅以一、二线工程每年输送的天然气量计算,就可以少烧燃煤120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26万吨。

对我国冶金、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等工业的带动力显著,西二线管道沿线需要的400多万吨钢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西气东输惠及民生今天已经很清楚,而西气东输对我国冶金、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等工业的带动力同样显著。

“和一线建设时期我们的压力来自资源和市场不同,在二线工程建设时期,我们争论最多的是在技术路线上。”蒋洁敏说:“比如,一线工程我们采用的是X70钢管,许多设备也是引进国外的。那么建设二线,我们能不能使用更先进的钢管,能不能让国产设备有更多的用武之地?一些同志认为,二线工程比一线更复杂,因为引进的是中亚天然气,要建设境外的中亚管线,所以更不能出问题。既然一线用的钢管经过了实践检验,就应该继续用,毕竟天然气管线要质量第一,保险第一。但是更多的同志则认为,如果这样一个伟大工程不能为国内上游制造业创造技术升级的机会,工程的意义就不圆满。因此,最后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果断决定,二线除了继续用一线的成熟设备和材料以外,也要大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大胆使用国产设备。比如,在二线的中卫西北地区,果断采用新型的X80钢管。”

与X70钢管比,X80钢管管壁更薄而耐压力更强,因此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但是,在2007年以前,国内在X80级钢管的制造和应用上都是空白。中石油依托工程建设,组织系统内13家单位、600余人进行科技攻关,联合国内九大主要钢厂开展X80管线钢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过一年半的努力,终于全面突破了生产X80钢板、钢管的相关技术,西二线管道沿线需要的400多万吨X80钢材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大大提升了我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

“通过二线工程的建设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国家投入数千亿元的重点工程的建设者,把工程如期建好是我们的责任,同时通过工程带动相关产业,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蒋洁敏说,“回想起我们当初的争论,如果我们从保险起见,引进国外的先进材料和设备,这样又省事又安全,但是那样做就让我们的上游产业失去了跨越式发展的机会,工程建设的意义就会打折扣。所以,我们坚持鼓励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大胆使用国产设备,如今在二线工程中,除了个别关键设备,全部采用了国产材料和设备。”

目前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已经具备开工条件,今后还将陆续建成西南通道、东北通道等,从四面八方输入油气资源

蒋洁敏有个习惯,走到哪里都会随身携带几张特制的地图。在接受专访时,他再次给记者展开了他的宝贝地图。

他指着这份密密麻麻地标着各种颜色线条的中国地图说:“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而能源安全中,油气安全是重中之重。我国目前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了50%,天然气也达到了28%。依靠海外资源满足国内的油气需求,不仅是我们目前的客观现实,而且也是今后很长一个阶段内都难以改变的现实。”

能源对外依存度过大会危及能源安全,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发国内油气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就是能源领域的重大课题。

蒋洁敏说:“不能不考虑这些战略问题。在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中,我们主要靠引进中亚的天然气,尽量把我们的资源能够合理高效开发,而不是过度开发,我们要尽量为子孙多留一份资源,这是其一。其二,在不得不利用国外资源时,我们也要认真研究如何利用才最安全、最可靠。我们在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之后,还规划了三线、四线和五线工程。可以说,目前的一、二线只是我们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中的西北通道。今后我们还将陆续建成西南通道、东北通道,加上海上通道,我们就具备了四大能源通道,我们海外油气资源从四面八方输入,才是相对最安全的。所以,西气东输工程如果上升到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其通道的意义可能会超过工程本身。”

蒋洁敏指着中国地图告诉记者:“目前,西气东输三线工程已经具备开工条件;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已经接近完成,国内段也已开工建设;东北通道已建成中俄原油管道,每年可进口俄罗斯原油1500万吨……它们将成为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

阅读 66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