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9 18:28·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前有祖辈为我们开垦的荒地,种下的林田,后有还要继续生活在这蔚蓝星球之上的后辈需要我们为其付出努力。守护好这颗星球既是我们对前辈的承诺,也是我们继续造福于后辈的责任。
然而现在,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越来越不堪重负。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断上涨,极端天气频频出现,大自然发出的种种警告无不在告诉着我们,倘若我们还不能就此收手,不能不为了一己之私欲而加害于环境,加害于地球,人类必将遭受到来自于大自然的“报复”,这样一来,我们只会愧对于前人的遗泽,透支掉后人的福音。
高温来袭,美国变火炉
据新华社报道,自今年6月以来,美国持续受到高温天气的困扰。现在,全美已有近百分之四十的国土面积处于干旱区域,美国西部干旱面积更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百分之九十之多。据检测,美国部分地区太阳下温度已经高达七十余摄氏度,高温天气已导致多人死亡。在如此高温天气下,美国未来将要面临的用电压力、供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山火发生风险大大增加,以及由于干旱导致粮食短缺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美国政府当前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约半年前,美国前任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对外界声称,全球气候变暖无非是外界编造的一个骗局,自己绝对不会上当受骗。但随着一场灾难向美席卷而来,现实让特朗普狠狠地摔了一个跟头,大自然用实际行动拆穿了特朗普政府编制的谎言 ,提醒特朗普以及其这句话的支持者们,全球气候变暖即将威胁到人类生存这句话所言非虚。
究其原因,无外自私
众所周知,碳排放量的增加主要与工业生产密切相关,要想减少碳排放量势必会增加生产成本甚至会影响到产量。此外,碳排放量也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以及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使用密切相关。
自1751年以来,美国累计碳排放量位于世界首位,其人均碳排放量至今仍高于其他任何国家。倘若美国着力于限制自身国家的碳排放,那就意味着其要在工业生产上有所损失,并且要限制人们对于一些高碳排放量电器的使用。这两点对于一个早已习惯将自私理解为自由的国家来讲想要做到是非常困难的。
纵观历史,二战结束后,随着轴心国的战败,美国和苏联便成为了两个超级大国,分别主宰着东西方两大阵营,进行着长达十几年的冷战。1991年,随着苏联的解体,美国最终赢得了冷战的胜利,成为了世界霸主。著名法官金斯伯格曾说过,“自由只存在于束缚之中,没有堤坝,何来江河。”意思是说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只有加以限制和束缚自由才可以真正称之为自由。这所谓的束缚就是所作所为不应当伤害到他人或他国,且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以创造一个更美好的社会为目标。在这“至高无上”的“宝座”上坐得久了,美国早已经忘记了这束缚的存在,所作所为永远以自己的利益为先,更不会考虑子孙后代是否会为他们的“肆意妄为”买单。就这样,打着自由的旗号行自私之事,这种自由在美国这片国土上怕是早已变了味道。
美国式的“自由”唯我独尊,置人类的未来于不顾,最终也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不论是因为不想使经济发展速度受损,生活舒适度降低而拒绝减少碳排放量,还是因为不想使自己的生活受到限制而拒绝保持社交距离,佩戴口罩,居家隔离防控新冠疫情,美国都已经尝到了他们所谓的自由带给他们的苦果,烈日炙烤下干裂的大地,以及那不断上升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确诊人数,真可谓是自作自受。
各国联手,望可采取有效行动
签订气候协定的目的就是在于凝集世界各国的力量,共同减少碳排放量,缓解气候变暖,守住地球上的绿水青山,为我们的子孙后代谋得福利,换取未来。
气候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危害以及给环境带来的破坏不可以都归咎于某一个国家,同时也不是仅凭一国之力就可以解决的。减少碳排放量需要每一个国家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就像我们正在经历着的新冠肺炎疫情,虽然我国通过戴口罩、限制社交活动、保持社交距离等方式在半年的时间内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但是只要还有一个国家存在疫情,世界上就没有一块绝对安全的净土。所以,全球性问题能否解决的关键在于参与解决问题国家的数量。倘若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能采取积极的行动控制碳排放量,相信不久的将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一定会有很大程度的改观。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