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称,地球大气刚刚跨越了又一个令人忧虑的气候变化门槛。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5月3日报道,自从人类开始进行监测以来,大气层中二氧化碳浓度在一个完整月份内的平均值首次超过了百万分之410(即410ppm)。这是一个门槛,超越它意味着地球的变暖程度很快就将超出科学家和国际社会所认为的“安全”范围。
报道称,夏威夷冒纳罗亚观测站测量到的数值显示,这种造成气候变暖的气体在整个4月份的浓度平均值高于410ppm。这项浓度数值第一次超越410ppm是在2017年4月18日,差不多是在一年前。
报道还称,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气体效应”,能够封锁住热量并推动气候变化。在1880年前后,二氧化碳浓度大约在280ppm左右。现在这一浓度升高了46%。
报道指出,正如这条著名的锯齿状曲线——它更正式的名称是“基林曲线”——所显示的,二氧化碳浓度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上升。但是它们也会以年为周期呈上下波动,这种周期受地球不同地区植物生长的类型和季节性所控制。
负责观测这些数值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二氧化碳项目负责人拉尔夫·基林说,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速度大约是每年2.5ppm。这个速度一直在上升,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上升速度快于第一个十年。(“基林曲线”最初是以拉尔夫的父亲查尔斯·戴维·基林的名字命名的——本报注)
基林谈到最新的测量数值时说:“这是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过程中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它让我们更接近于我们十分不愿意达到的一些目标,例如跨过450ppm或500ppm。那将是十分危险的区域。”
得克萨斯理工大学的气候学家凯瑟琳·海霍就二氧化碳浓度的这一变化发表声明说:“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最感到忧虑的并不是我们越过了又一个整数值门槛,而是这种持续上升所具有的真正含义:我们正在一刻不停地对我们的地球——这个我们唯一的家园——进行一种前所未有的实验。”
报道称,在地球的历史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曾经到达过这样的水平,甚至更高——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科学家们担心,目前的浓度变化速度远远高于地球曾经习惯的变化速度。在大约3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二氧化碳浓度曾达到400ppm左右,但大家知道当时地球的海平面比现在高出66英尺(约合20米)甚至更多,而且当时的地球也比现在更加温暖。
最近的一份联邦气候科学报告(海霍是该报告的共同作者)指出,上新世时期的400ppm二氧化碳浓度“在漫长的时间内得到了维持,而今天的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却在迅速上升”。换言之,地球可能会在今后几十年或几百年内朝着类似于上新世的状况发展。
夏威夷冒纳罗亚观测站记录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即“基林曲线”。(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
联合国报告称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速再创新高
参考消息网11月1日报道 英媒称,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10月30日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速达到了数百万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可能会导致海平面上升20米,并使气温升高3度。
据路透社10月30日报道,公报称,2016年二氧化碳的年度增加值比过去10年的平均值要高出50%,致使二氧化碳浓度较工业化之前的水平高出45%,且远超最近几次冰川期与较温暖时期循环的180至280ppm的范围。当今二氧化碳浓度约400ppm,超过了数十万年来自然变异的程度。
报道称,最新的数据使下个月在波恩举行的会议更具紧迫性,届时世界各地的环境部长将为195个国家在2015年通过的《巴黎协定》制定指导方针。
该协定已经面临压力,因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计划让美国撤出该协定。《巴黎协定》的目标之一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远低于”2摄氏度(3.6华氏度)的范围内。
世界气象组织说,2016年,通过使用煤炭、石油和水泥以及毁林行为等人类行为排放的二氧化碳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厄尔尼诺现象也使二氧化碳的浓度进一步升高。
据科学家所知,这个世界从未经历过近几十年这样的二氧化碳升高的情况,其速度是上一次冰川期结束后的100倍。
科学家通过研究从古老的南极冰芯中发现的微小气泡了解到史前的二氧化碳浓度,他们甚至可以从沉积物中的化石和化学物质中获取更久以前的数据。
二氧化碳浓度上一次达到400ppm是在300万至500万年前的上新世中期。公报称:“在这一时期,全球表面平均温度比今天高2至3摄氏度,格陵兰岛和南极洲西部的冰盖融化,甚至连一部分南极洲东部的冰盖也在向后退,导致当时的海平面比今天高出10至20米。”
自1990年以来,二氧化碳和其他长期存在的温室气体所形成的全球变暖的影响已经增加了40%,另外两种主要气体——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也在去年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不过其增长速度低于二氧化碳。
英媒: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变成燃料
参考消息网8月2日报道 外媒称,研究人员发明能把稀薄空气变成燃料和对抗全球变暖的晶体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7月29日报道,研究人员称,这种光催化物是通往制造高价值燃料、同时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量的“关键一步”。
它的原理是,把二氧化碳变成一氧化碳,后者能转化为一种有用能源。
人们越来越担心无法把全球变暖限制在1.5℃的范围内——这是《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变化目标,以避免更危险的影响。
这促使全世界的科学家努力研发成本效益好的方法来清除大气中的碳。
参与研发这种新物质的科研人员之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郑海梅(音)说:“世界目前需要创新的方法来发明化石燃料的替代物和遏制大气中过量的二氧化碳水平。”
她说:“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是一项全球性的研究。我们在这里展示的海绵状镍-有机光催化剂,是通往利用太阳能生产高价值多碳燃料的关键一步。”
郑海梅说,他们能生产出纯度几乎100%的一氧化碳。她说:“这是个大事情。在减少二氧化碳时,你希望只清除一种产物,而非各种物质的混合物。在我们这项研究之前,尚未实现在光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的过程中完全抑制竞争性析氢。”
据说在这一过程中使用的镍-有机光催化剂,具有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相似的性质。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被誉为潜在的神奇材料。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一种金属和碳的复杂混合物,能够吸收有毒气体、从最干燥的空气中制造水和存贮下一代氢燃料。
(2017-08-02 13:17:16)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突破阈值 创下数百万年来新高
参考消息网4月28日报道 英媒称,美国冒纳罗亚观测站首次测得大于410ppm(ppm为百万分之一)的数值,表明目前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为数百万年来最高。尽管突破410ppm在科学上并不意味着什么,而且读数近年来一直在逐渐攀升,但这凸显了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惊人速度。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4月24日报道,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之能封存更多热量,导致气候以令人担忧而且越来越快的速度发生变化。
报道称,2013年冒纳罗亚观测站测得,地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越过400ppm标志。此后这迅速成为常态,现在读数又超过了一个新标志。
南安普敦大学的地质气候研究员加文·福斯特对美国气候总站的网站记者说:“在超越400ppm这一标志后仅用了数年时间就又超越了一个新标志,这相当令人沮丧。虽然这些标志仅是一些数字,但它们给了我们一个停下来进行评估的机会,并且可以视为与地质记录进行比较的有用准绳。”
科学家预计,二氧化碳浓度将继续上升至接近月均——而不仅仅是日均——409ppm的水平。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月均读数已在迅速接近这一数值。
近期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是厄尔尼诺等自然现象的结果,随着这些现象的消失,增速将放缓。但在更大程度上是人类燃烧矿物燃料、向环境排放额外的二氧化碳所致。
(2017-04-28 14:57:07)
2016年将成史上“最热年份” 全球二氧化碳超警戒线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法媒称,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21日发布通报称,2016年前11个月的全球观测数据显示,今年极有可能成为自1880年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刷新2015年创下的最热纪录。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12月21日报道,世界气象组织21日在通报中指出,根据来自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航天研究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最新观测报告显示,在2016年年初几个月,全球气温受非常强的厄尔尼诺事件影响而出现激增,随后数月全球平均气温也显著高于长期平均值。
通报称,2016前11个月的全球气温已经创下自1880年以来的最热记录;在仅剩一个月的情况下,今年将有望成为史上最热年份。根据会员国观测机构提供的月度报告,今年11月全球陆地与海洋表面温度比上世纪平均值高出0.73摄氏度,在现代气温记录历史上列同期第5位; 但前11个月的气温平均值仍是史上最高,比上世纪同期平均值高出0.94摄氏度。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早些时候发布的2016年气候状况初步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已高出约1.2摄氏度。通报同时指出,2016年对全球气象系统来说也是不寻常的一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再创新高,并超过百万分之400的警示线;同时,海洋中不断出现的创纪录高温导致珊瑚礁白化现象扩散,洪水、热浪、热带气旋影响了陆地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口。
气象组织表示,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明,极端天气,尤其是热浪,与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2016年的高温纪录使得北极海冰面积逐渐萎缩至1979年开始记录以来的最小值。气象组织汇总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北极海冰面积比1981到2010年的平均面积少了195万平方公里。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海冰在11月份的面积比平均值少了181万平方公里,是有记录以来的11月最低点。
(2016-12-22 08:40:00)
全球去年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全面突破400ppm关口
参考消息网10月26日报道 外媒称,地球已经进入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的时代。作为温室效应的首要气体,二氧化碳已经成为全球变暖导致的越来越不可逆的气候变化的罪魁祸首。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10月24日报道,2013年5月,夏威夷冒纳罗亚观测站首次监测到二氧化碳浓度突破400ppm的关口。工业革命初期,这一数值为278ppm。这个浓度代表着大气、海洋和生物圈之间处于自然平衡状态。随着化石燃料的持续使用(最初是煤,接着是石油),这种平衡被打破了。
不过,2013年的纪录只是偶然的、地方性的和暂时的,随后的几个月,数字开始下降。但根据世界气象组织24日的消息,2015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已经全面突破400ppm。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彼得里·塔拉斯在一份公报中遗憾地说:“2015年,随着巴黎气候协定的达成,一个采取新全面行动的乐观时代已经到来。但二氧化碳浓度创下新纪录标志着全球变暖也进入了新时代。”
他认为,在二氧化碳浓度如此高的情况下,想要完成到本世纪末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两摄氏度以内的目标非常困难。
塔拉斯说:“真正的问题在于二氧化碳能够在大气中存留数千年,在海洋中存留时间更长。如果我们无法遏制二氧化碳排放,就不能抵御气候变化,也无法完成控制升温的任务。”
报道称,过去10年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一直维持在接近400ppm的水平,但从未突破这一关口。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分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厄尔尼诺现象,该现象在去年年中达到了顶峰。其带来的影响包括热带地区大面积干旱、雨林吸收二氧化碳能力下降等。但厄尔尼诺现象已经结束,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却并未回落至400ppm以下。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